当前位置: 主页 > 广告新闻 > 广告营销

LED显示屏驱动IC基本原理最完整的信息在这里!

发布于 2022-12-01 02:21 阅读(

现在市场上集成电路产品太多,很难识别型号和分类。下面从IC的驱动作用和分类为您回答IC板如何识别。并谈谈IC驱动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协议接收显示数据(来自接收卡或其他信息源),内部产生PWM和电流时间变化,输出和亮度灰度刷新相关PWM电流,点亮LED。由MOS开关组成的驱动IC、逻辑IC和外围IC共同作用于LED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并决定其显示效果。

所谓的通用芯片本身并不是专门为LED设计的,而是具有LED显示器某些逻辑功能的逻辑芯片(如字符串2和移位寄存器)。

专用芯片是指根据LED发光特性为LED显示器设计的驱动芯片。LED是电流特性器件,这意味着它们的亮度随电流而变化,而不是在饱和导通条件下通过调整两端的电压来改变。因此,这种特殊芯片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提供恒定电流源。恒流源可以保证LED的稳定驱动,消除LED的闪烁现象,是LED显示高质量画面的前提。一些专用芯片还为不同行业添加了特殊功能,例如LED错误检测、电流增益控制和电流校正。

20世纪90年代,LED采用单色或双色,采用恒压驱动IC。199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款LED显示屏专用驱动控制芯片9701,从16级灰度到8192级灰度,实现了视频所见即所得。随后,恒流驱动成为LED发光特性的首选,集成度较高的16通道驱动取代了8通道驱动。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Toshiba、美国Allegro和Ti等公司相继推出16通道LED恒流驱动芯片。21世纪初,中国台湾企业的驱动芯片也已批量生产和使用。今天,为了解决PCB布线问题,一些驱动IC制造商推出了高度集成的48通道LED恒流驱动芯片。

在LED显示器的性能指标中,刷新率、灰度和图像表现力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这需要LEDIC通道之间的高电流一致性、高通信接口速率和恒定的电流响应速度。在过去,刷新率、灰度和利用率是一种权衡关系。为了确保其中一个或两个指标可能更好,必须适当牺牲其余两个指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许多LED显示器很难做到两全其美。要么刷新不够,高速相机容易出现黑线,要么灰度不够,颜色亮度不一致。随着驱动IC厂商的技术进步,在这三个高问题上已经有了突破,已经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在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应用中,为了长期保证用户眼睛的舒适度,低亮度和高灰度已经成为测试驱动IC性能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

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节能是LED显示屏永恒的追求,也是衡量驱动IC性能的重要标准。驱动IC节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降低恒流拐点电压,然后将传统的5V电源降低到以下操作;二是通过优化IC算法和设计,降低驱动IC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目前,一些制造商已经推出了一种低过渡电压的恒流驱动IC,可以将LED的利用率提高15%以上。使用的电源电压比传统产品低16%,以减少热量,从而大大提高LED显示屏的能效。

随着间距的迅速减小,单位面积上要安装的组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这大大增加了组件驱动面上的组件密度。在低间距LED的情况下,15扫频160*90模块需要180个恒流驱动芯片、45排管和2 138个。由于设备太多,PCB的可用布线空间变得非常拥挤,这增加了电路设计的难度。同时,这样拥挤的部件布置,容易造成焊接不良等问题,也降低了模块的可靠性。驱动IC使用量少,PCB布线面积大,以及应用方的需求迫使驱动IC走高集成化的技术路线。

目前,主流驱动IC供应商已推出48通道LED恒流驱动IC的高度集成,将大规模外围电路集成到驱动IC晶圆中,可以降低应用侧PCB电路板设计的复杂性,也可以避免因各制造商工程师的设计能力或设计差异而引起的问题。

使用传统的LED驱动器IC,PCB布线空间非常拥挤

采用48通道驱动IC,元件大大减少,PCB布线更加简单

一些厂商通过平台解决方案集成了驱动IC、线路管理和逻辑控制芯片三个组件,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上游厂商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当前LED SMT的加工技术和控制能力,以满足小型化和多引脚IC的精度要求。

此外,随着驱动芯片的逐步普及和应用,驱动芯片的多针数、高集成度和小型化,以及传统驱动器(如薄型智能手机)的QFN化将成为必要。

相关阅读

更多资源选择
软文发布平台
电话咨询:
软文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咨询
软文发布平台
软文发布平台
软文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