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半导体烟雾弥漫,给中国LED行业带来了什么警示
发布于 2022-12-11 09:38 阅读()
7月1日,在日本举行的G20峰会刚刚结束,日本立即宣布了一条轰动一时的消息,将加强对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的审查和控制,并将韩国排除在贸易“白名单”之外。据外国媒体报道,韩国韩国企划财政部部长不甘示弱,7月4日警告称,如果日本长期限制向韩国公司出口半导体材料,韩国将采取对策。专家表示:“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是特朗普年后世界贸易秩序崩溃的又一迹象,中国可能是主要受益者。”。未来,随着半导体产业链的不断碎片化,我们可能迎来全球科技产业的“战国时代”。不管领先地位如何,我们关心的只是半导体的未来。
众所周知,韩国在半导体产品,尤其是屏幕、OLED、内存方面拥有强大的发言权,可以说是世界领先者。日本曾是半导体领域的世界大国,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半导体产品慢慢衰落,但在半导体材料方面仍有很大的份额和优势,如美国、韩国、中国,许多半导体公司不得不从日本进口材料。韩国的泛半导体帝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前日本政府下令限制部分材料的出口,为中国刚刚起步的技术产业敲响了警钟。
自2003年以来,随着面板生产线的不断建设和生产,中国于2019年达到世界领先产能,成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显示器制造基地。2010年之前,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自给自足率不到20%。到2022年,当全部产能释放后,80%以上的面板将在国内生产。“少屏”的局面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中国带来13万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中国通过充分吸收相关技术,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整体产业链远比韩国脆弱。中国政府已经积累了超过一万亿元的财政支持,以将这颗明珠建在产业体系的顶端,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材料和设备公司都从中获利。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日韩之间的事件继续恶化,也将对中国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据调查,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1亿美元,同比增长%,远远超过原油进口额。客观地说,目前,中国的半导体和显示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日本和韩国半导体行业之间的争端对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然而,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国半导体设备与国外应用材料企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即使适用设备、关键部件和工艺设计的场地仍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公司手中。在这种背景下,自主芯片控制对中国LED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看看全球科技产业,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都已经升起了贸易保护的旗帜,只有中国仍然坚持维护全球经济自由贸易秩序。然而,对我们来说,要成为自由贸易的良好维护者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包容和开放的雄心壮志,而且要有科技独立的实力和信心,掌握核心半导体芯片技术。因此,无论是中美贸易战的挫折,还是日韩半导体争端的影响,我们都不应动摇维护科技独立的信心。
无论外部形势如何,我们都需要认识到,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过去二十年中迅速崛起,但与此同时,当前的情况“先天缺陷,后天的疲软也不能让人忽视,这些短板暴露出来,既是机遇又充满危机,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就半导体之战可能合谋反对,但国际政治变化往往是暴力的,而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无论如何,国内制造商都不能袖手旁观只有真正缩小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差距,中国才能领先。
相关阅读
-
田小喵吖小红书...
¥552元自营
-
林达浪小红书...
¥552元自营
-
有妈妈育儿小红书...
¥552元自营
-
魔都小贝小红书...
¥552元自营
-
伍零又伍零小红书...
¥552元自营
-
鱼挽挽小红书...
¥552元自营
-
冰淇淋味面筋小红书...
¥552元自营
-
奶油小红书...
¥552元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