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广告新闻 > 广告营销

精准营销时代下的DSP广告分工形态

发布于 2025-05-19 20:10 阅读(

在经历了单向传播时代和媒体营销时代之后,互联网DSP广告进入了更为重视用户的精准营销时代。基于消费人群的年龄、兴趣、地域等信息作出的定向投放,让注重DSP广告投放结果的广告主和广告代理们都为之兴奋。但是,投放渠道的多元、对DSP广告效果评估的标准多重,也导致这些主体很难从整体上对DSP广告效果进行把控和优化。RTB算法的出现,让实时的定向投放DSP广告成为可能,同时也刺激了整个行业用数据去售卖广告,新的分工与角色由此诞生。

RTB可以十分方便地嵌入动态交易平台当中,例如Ad Exchange、DSP、SSP、DMP等等,通过RTB的串联,这些平台在精准广告投放过程中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整个生态链上,Ad Exchange 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各方资源可以在这个广告交易平台上进行互换。而对于其他角色,吴友平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DSP、SSP、DMP更像是基于Ad Exchange 的佣家角色,在这个平台上,有买方(DSP),有卖方(SSP),也有数据提供方(DMP),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个事情才行得通。”

就目前情况而言,这四个平台的各司其职在中国还属于一种理想状态。尽管2012年被称为RTB元年,但真正称得上大爆发的也许仅有Ad Exchange 这一方,其次DSP也有众多公司在紧锣密鼓跟进,而SSP和DMP这两方少有一家机构具备强势话语权。

无奈之下,拥有大数据背景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做Ad Exchange 的同时,也扮演了DSP、SSP、DMP的角色。这种不完备,完全是中国特色的典型表征。在美国等广告业领先地区,有很多公司是只做DMP的,而在中国,为什么还没有一家公司只做DMP或把DMP做得很大 中国与美国广告行业的重要差异之一在于,中国此前的广告购买方式更多是按天或按位置去售卖,而美国自广告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是偏重于效果类的,因此数据的底层建设也相对完备。

更多资源选择
软文发布平台
电话咨询:
软文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咨询
软文发布平台
软文发布平台
软文发布平台